借助“引产入教”项目的实施,实现了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企业提供经验支撑、技师指导,学校提供师资力量、实训生产设备;通过企业专家的参与,机电专业的建设有了企业资源支撑,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发展方向。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相对接,强化了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员工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习惯、职业规范、职业纪律,真正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
作为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级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学校,安徽交通技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紧紧围绕主干专业,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为进一步升学或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引产入教”项目建设引入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引产入教,在专业课教学中全面实施项目化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共同培养学生。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课教师一起,参与实践教学,编写了核心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校本教材。建立了“教学工厂”或“教学实训车间”,
该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通过实施“引产入教”项目,建立校企融合的“引产入教”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引进企业的典型产品实施项目教学,同时将企业专家请进学校,参与项目教学。通过“引产入教”项目的实施,加深了校企双方沟通,推动了校企之间从引产入教、顶岗实习到订单培养的深度合作。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相对接,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训练与企业的认知、岗位的理解融通,在毕业前就已经具有一定的生产工作经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
原标题:产教融合 成就中职生的精彩人生 ——安徽交通技术学校引产入教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办学导向,开设有学前教育、机电、新能源汽车维修、旅游、计算机等十余个专业,并配备相关专业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现开办“3+2”五年制高职班、三年制中职班。2011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5年被国家三部委确立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同年被安徽省确立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2020年入选安徽省省级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学校。
通过“引产入教”方式,该校机电专业同企业合作,对企业产品进行合作开发或专利转化,推动了科研成果市场化转化进程,让机电专业在产业对接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近年来,学校先后与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产品技术联合开发基地,签订学生实习、就业优先方案。专业教师进企业车间拜师学艺,企业技术人员送教到校,形成了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通过多种渠道,与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平台。特别是通过引进企业的典型产品,以其为项目载体,对真实产品的加工工艺、制造过程、产品质量检测和企业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以项目化的实践教学情境,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完成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安徽交通技术学校(原池州市职教中心)坐落于市区教育园区(大学城),是市教体局直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我市唯一一所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省级示范特色学校,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中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