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智造”助力科技战疫深圳市创刻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喷洒消毒、高空喊话、防疫宣传、远程测温、物品投送、路面监测……抗击疫情过程中,无人机令人眼前一亮。无人机是宝安新兴产业的代表之一,宝安的知名无人机企业科比特航空就将无人机作业推到了广东

这些反馈的背后,是科技的力量。防疫战也是科技战,在此次疫情中,不少深圳创新企业、高校科研团队充分利用平台、技术优势,在推动研究成果应用方面跑出了新的“深圳速度”。

深圳市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试剂盒可实现1小时出结果,还可同时检测8种包含新冠病毒在内的呼吸道病原体。此外,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深圳生科原生物股份公司等企业也在试剂盒研发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深圳天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深圳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大学成功研发全球首家单人份化学发光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并进行临床检测。

在此当中,自然少不了“宝安智造”的身影。作为深圳西部的产业大区,宝安的科技创新企业在疫情中体现了高度的创新力、执行力、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针对疫情需要加快研发,把创新的成果应用在了战疫一线;他们春节无休,开足马力,把防疫物资和设备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在与病毒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他们用行动展现了“智创高地”的力量和担当。

“护目镜起雾会导致打针难,给患者打了好几次针都打不进去”“护目镜起雾看不清,37个血抽了两个小时”……由于护目镜起雾,给医护人员工作频频带来困扰,这引起了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电子材料院副院长喻学锋的关注,他和团队马上组织紧急攻关,成功研发出具有长效防雾功能的纳米涂层。这种纳米涂层在日常环境下防雾效果可持续10天,在穿防护服极高湿度的环境中也能保持6小时以上。

“6小时不起雾,还我们一个明亮的世界”“无人机参与防疫有快速、高效、安全这三方面优势”“有了送餐机器人,我们的工作高效了,也更安全了”……最近,这样的反馈频频从战疫一线传来。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电子材料院是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宝安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也是深圳市基础研究机构,于2019年6月落户宝安。

2月25日上午,在经过24小时的长途跋涉后,5000瓶防雾喷剂抵达了武汉9家医院。为了能帮助更多的一线抗疫工作者,团队还制作了“纳米防雾喷剂捐赠需求申请”二维码,并于2月27—28日往湖北地区发送了第二批5000瓶防雾喷剂,共面向61家机构(含县级以下疫情防控机构)。

宝安是智能制造业大区,宝安企业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太赫兹+红外”测温仪、机器人、无人机成为了战疫中当之无愧的“利器”。

“只要能对辛苦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有帮助,就是对我们科研攻关最好的回报!”喻学锋说。

采用创新型模块化方案设计,实现了“太赫兹技术+人工智能+红外测温”高度集成,该系统基于华讯方舟在“太赫兹+”领域的多年技术积累和对红外技术在安防领域应用的认识,近日,可以做到“无感测温、快速安检、无惧传染、精准预警”,这便是华讯方舟参与研发的国内首个商用“太赫兹+红外”一体化人体安检测温系统。福田交通枢纽出现了几个黑白相间的“箱子”,目前已应用于深圳地铁集团、广东省江门市政府、河北省公安厅等政府机关和市政公用事业单位。适用于地铁、高铁站、码头、海关、口岸、边检、政府机关等多个人流密集场所应用场景,大幅提升了安检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深圳普瑞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从样本提取到检出结果在90分钟内可完成。

“宝安智造”助力科技战疫深圳市创刻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