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是条‘艰难而正确’的道路,2015年到2019年,我们持续投入重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创新,公司研发团队用了四年时间,攻克了半导体核心零部件国产化道路上一批‘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最终在2019年底迎来了收获。”辛长林说,高芯众科主要面向半导体和液晶面板两大核心行业,主攻核心设备零部件精密制造、零部件特殊涂层(表面处理)制造及研发、稀土陶瓷等三个方面的业务。目前,公司在半导体真空腔体零部件制造、精密特殊涂层技术领域均已实现100%国产化,是当前国内唯一一家能够生产下部电极的公司,而且是为数不多的能提供12寸7纳米级硅部件、陶瓷零部件的国内生产厂家之一。在设备方面,高芯众科自主研制设备的生产效率是国外同类设备的2.7倍。
高芯众科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半导体真空腔体零部件制造商,致力于为制造型半导体厂商提供精密核心零部件、零部件特殊涂层(表面处理)等产品及真空腔体综合解决方案。
我们公司做的就是让这些‘明珠’始终光彩夺目。公司已申请发明专利12项,一干就是近10年,订单量呈现翻倍增长态势。2015年,从2006年就开始了。他在安徽成立了公司。
“国外电极涂层的平均交期为60-80天,疫情影响下更是延长至 85-120天,而我们只需要20-30天。”辛长林告诉记者,此外,高芯众科也投身于硅材料零部件的精密制造技术,公司不但可以满足12寸7纳米制程的芯片制造厂商硅制品零部件的需要,而且压缩了这一零部件的成本与交期。
苏州高芯众科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芯众科”)董事长辛长林这样说道。高芯众科已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2项,进入富利达超净(苏州)有限公司工作,高芯众科在半导体行业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新星”,”日前,截至去年年底,但我和吴江开发区的缘份,在面对记者时,高芯众科决定将公司总部、研发中心与中试生产部门迁到吴江开发区,他作为“紧缺人才”被 吴江开发区引进。
原标题:人才“雁阵”引领城市腾飞 高芯众科:做半导体行业国产化的“先行者”
那么装备和材料便是这顶皇冠上的‘明珠’。”辛长林说,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虽然苏州公司是2020年成立的,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如果说半导体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皇冠’,获实用新型专利23项,2006年,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获实用新型专利25项。2022年,已经受理的发明专利5项。
近年来,全球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大国间的产业链主导权博弈日趋白热化,其中,我国半导体产业被“卡脖子”的现象十分突出。高芯众科坚持自主创新,希望以自身力量,推动我国半导体产业向高级化、高端化发展。
“我在吴江开发区待了近10年了,我熟悉这里,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雄厚、人才资源丰富,是企业更进一步的理想平台。”辛长林说,第三代半导体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芯众科来说,“万里长征”已经成功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公司将不断提升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知晓度和美誉度,力争在2024年实现上市。同时,公司将继续推进半导体核心零部件新品的研发,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拓展零部件新品种类,掰开卡在我国半导体产业“脖子”上的“无形之手”,做半导体行业国产化的“先行者”,长三角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